close

image004.jpg

 

 

 

 

現在的里程是34,855公里,比上個月增加665公里,平均用用量為601公里。
 
這一個月都是正常騎乘,沒有故障或是異常需要去車行處理的,只有一次車子的胎壓不太夠,去車行請老闆幫輪胎補個氣,齒輪油也還沒到要換的里程數。
 
有一天上班在路口待轉等紅燈時,旁邊一台雙載的油車後座朋友問我:先生,你是做外送的嗎?........我說:不是啊.........。應該是我有個後箱,再加上腳踏的黑色防風護腳毯,讓整台車看起來像是裝了不少東西的樣子。
 
 
2018年11月6日,在最後一家SYM在歐洲米蘭車展上一口氣發表電自、輕型、重型、大重...四款電動兩輪後,台灣三大機車廠終於都正式入列,雖每家的重點都不同,各有擅長,呈現出在台灣這種自由市場下,不受限的發展方向。消費者可依照自己的使用環境和騎乘需求去選用喜歡的車廠和車款,不會被無理的限制,真的非常幸福。
 
image005.jpg
輕型E-Mio這一台原本是在越南市場上銷售多年的EV ELITE,是輪瑴式馬達設計,經過重新塗裝之後就是這台E-Mio,其他的三款車就是全新發表,白牌/黃牌兩台車都是採用中置式馬達設計,ED1是CVT傳動,EE1就不是很清楚用哪種傳動方式。
 
image006.jpg
ADIVA VX-1 日本首發,12月1日7.2KW容量的入門款特價是89萬日幣,這樣算起來還不算貴喔!希望這台電大羊在日本上市之後,原廠也能考慮在台灣的消費者需求,在台灣送驗日本ADIVA的數款電動機車。
 
德國這個經濟與工業大國為了在電動車產業上不受制於日韓中這些亞洲國家,已經用國家力量投入在電芯的生產,撇開是否要用甚麼公規、換電或充電這些爭議,源頭的電芯生產一定是決勝的關鍵,車子越賣越多,電芯一定也是要越用越多,若不能掌握住電芯的技術,這些錢都給別人給賺走了,剩下的是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車子生產,
 
MIT的MCR2
image007.jpg
第二代的車款,比去年車展上的又有些許的修改,顏色也不一樣了,跟其他台灣設計生產車款都是速克達的比起來,還真的是很不一樣,速度雖不快,但很多功能都整合在車子上面了,不知道台灣要不要上市?
 
戰鬥民族開外掛的電動機車
image008.jpg
這台車是原型車,他們採用了ZERO的電系與驅動,裝在這台邊車上,時速高達140公里,很不錯的設計運用,出遠門多載一個人或是一隻大狗都很方便的。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ldentaiwan 的頭像
    goldentaiwan

    goldentaiwan的部落格

    golden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