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0471546_2465917650109301_1020004713610870784_o.jpg

現在的里程是38,796公里,比上個月增加702公里,平均每月里程是606公里。

之前原車的40AH鋰三元電池,剛買時經常在上坡段整路滿把的催,催到保險燒掉顧路幾次,後來升級較大電流的保險絲才不再發生這狀況。前年在2萬4千公里時換上現在這組60AH鋰鐵,一年九個月已經騎了1萬4千公里,電池的效能和車子性能都跟剛換時一樣,沒有感覺到任何異常。這顆外銷用的電池,還有較小容量的40AH可以選用,假如有人車上電池跟我一樣開始出現續航不太夠用時,評估自己每天用路里程,選顆容量夠用的鋰鐵來更換,就會更好騎的說。

最近又看到比我早幾個月買電動機車的車友,他買的是中國貼牌的有牌照車,換過馬達和控制器,二年前又換第二台車,在上個月馬達又出一頓一頓的問題.....換完控制器後又換馬達,算一算他一個人已經騎掉好多顆控制器和輪轂馬達,繳了不少coco進去,真不知他還會在馬達/控制器裡頭輪迴多久,還要再投資多少成本進去......認真算起來一點都不環保啊。常有人說CVT傳動加上中置馬達的設計效率不高,但這台車馬達完全不必擔心被台灣普遍不太好的道路給震壞或是擔心被雨水淹給進去弄壞內部零件,單就馬達使用壽命來討論的話,勝過前者不少,從上市的TES電動機車車款中也可看出台灣用路環境應該是不太適合採用輪轂馬達來高速行駛的。至於追求性能可自行改裝的,輪轂式的門檻也比較低,但中國現在中置電機也慢慢增加中,就看自改的需求,自行選用合適產品了。

另一台比我晚買約半年的車友則是這個月要脫手了,我猜他是因為電池容量已經衰退到不敷日常騎乘,不得不脫手,好奇的是他下一台車不知道會不會繼續換電動的?

 

整理新聞與網路上後續各廠新電動機車的預計發表時程如下:

五月:GOGORO 3

六月中旬:中華 EM白牌

八月:YAMAHA

十月:光陽

今年夏天:宏佳騰

今年下半年:PGO

明年一月:SYM

五月由G社G3所掀起今年新款電動機車的上市攻勢,接著六月會有中華白牌發表,Y社、宏嘉騰、PGO緊接在後面,這波攻勢來的又快又強,SYM與KYMCO這前兩大油車廠還一直壓住不發,SYM是要等中油LTO電池;光陽則有人流出的白牌動力車款,可能有較大容量的電池,在外觀上滿滿的主流油車味,且聽說要到10月份要上場,這就不知這電動機車白牌市場要不要等他們了。第一線車行眼睜睜看著越來越多的電動機車在門前經過,這種吃不到的感覺,應該會逐年增多,就等G社開放新車給一般車行銷售時,這局勢就將整個被翻轉過去,油車廠要怎麼去面對未來越來越小的新車市場?台灣Y社還能靠委製嗎?

傳統車廠在電池上賺不到利潤,在前幾次開發電動機車的投資也跟打水漂那樣的有去無回,落得一個配合政府政策,就沒啥可說了。這也不能怪三大廠有這種心態,當年因為車款開發上市之後,銷售不佳時,政府的補助說斷就斷,這些老闆們有苦說不出,只好回到油車市場穩穩賺,誰都不想跟這補助政策有任何瓜葛,誰知道換個執政者時,政策能否延續?與其花巨資研發新車款與系統,不如委外開發非主流的綠牌動力,應付應付就好,等哪天政策明朗再來玩。這就是十多年來台灣電動機車市場的殘酷現實,哪知最後跑出一家不是靠自己資金的新科技廠,用完全不一樣的思維與銷售模式闖出一個三大廠完全沒有預料到的境界,這時,要跟還是不跟??跟:很丟臉(跟錯人風險也不小);:不跟:市場拱手讓人,很慘。兩邊都不好的狀況下,真的還要要一直等下去嗎?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ldentaiwan 的頭像
    goldentaiwan

    goldentaiwan的部落格

    golden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