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自己在家沖泡咖啡牛奶(本來我都說是拿鐵,這次發現要用義式機沖的濃縮咖啡加鮮奶才是拿鐵...)帶去上班喝,每天早上手沖2大杯咖啡已經好幾年了,因為最近要泡到4杯,整個沖泡的時間要多花好幾分鐘,常常會來不及上班,於是就開始找台自動的美式咖啡機來取代純手工
這功課一作下來,還發現有好幾個重點:
1.磨豆比砍豆好(之前的磨豆機也是用刀片的.....越磨會越熱)
2.磨豆量多寡(太少的會不夠沖泡)
3.最高出水量要符合(太少的會不夠喝)
4.定時自動沖泡功能(這個最重要,可以省不少時間)
5.濾網材質以不鏽鋼較佳(減低油質的過濾)
這款機型有不少日本代購,比公司貨約便宜一千到兩千多元,但水貨的電壓是日本國內的100V,為了長久的售後服務起見,還是多花點錢買總代理進口的公司貨吧!
這是日本品牌,中國製造,台灣聲寶代理,網路上的公司貨,不同通路的價位,約在7900-9900都有人在賣,下單後就等宅配運來。
外箱拆開後,除了主機外,還有賣家贈送的贈品,其中的咖啡渣桶,剛好是我需要的。
外箱
中文說明書在最上面
用泡棉包得很好
抽出來
機身上還有用透明的塑膠膜包一圈
玻璃材質咖啡壺,裡面是磨豆機清潔用的刷子和挖咖啡豆進去的湯匙
整台亮晶晶的感覺
按照說明書,第一次要先煮水給他跑一遍,我就把之前一些剩的有點焦的豆子拿來試機,讓首次沖出來的水停留30分鐘,把機器內部清潔乾淨。
之前泡咖啡的步驟是:
1.用小型磨豆機磨豆
2.拿出濾杯和濾紙
3.鵝頸壺裝熱水
4.手沖
5.完成
現在泡咖非的步驟是:
1.倒入豆子
2.倒入水
3.按下開始
4.完成
重點是我可以在前一晚把這3步驟都做完,啟動預約定時功能,就搞定囉!所以早上起來,只要把鮮奶放進微波爐加熱就好,不必在旁邊慢慢等咖啡滴完。
第一次正式使用,把廠商贈品的100克豆子全倒進去,磨了四杯後,剩下這些。
左邊可以選豆子或是粉,第二個是選用杯子的容量
機身的右側,左邊是預約定時的功能,可以設定每天自動沖泡的時間,我是設在起床的6:30,右邊還有濃度的選擇。
用手向左邊輕撥,打開濾網層
這是不銹鋼濾網,孔目很細,強度足不容易變形,使用幾次經驗是不太會有細粉落下來,這樣就不太需要用到濾紙了說。
選用4杯,刻度最粗,磨好沖泡完成的咖啡粉
刻度最細磨出來四杯份的咖啡渣
4杯的水,出來的味道不夠濃,可能要調細一點點,減少水量
趁放假來研究,我發現因為自己習慣手沖的咖啡豆量是這台機器的兩倍左右,所以把沖泡的方式調整為4杯的豆子量,只放兩杯的水,這樣沖出來的咖啡濃度再加上鮮奶才是我喝習慣的口感!
這台要沖出夠濃的咖啡(對我而言),兩杯不夠我家喝,就再把磨豆量增多兩杯,一次沖的咖啡豆總共是六杯的量
我的使用方法:
1.4杯設定好後,按下"開始",磨完豆後按"取消"
2.調成2杯,再按"開始",接著就讓機器自己完成後續沖泡了
這是四杯的豆再加上兩杯的豆磨出來的粉(分兩次磨的),後面的水量也沒裝滿,只放了三杯的水量,磨豆的刻度設定在最細,這樣沖出來的濃度剛剛好符合我的口味,終於找到這台機器的最佳風味了。這樣的豆量還不會有滿溢出來的問題,之後就這樣來沖咖啡吧!
實用的贈品:咖啡渣濾桶
這是賣家贈送的咖啡渣桶,上下兩層,上層底部是網狀的,水可以滴到下面的桶子內
泡完的濾網先倒放
濾網拿起來
用這工具可以把咖啡渣給壓實
這個很好用,之前都是沖完連濾紙一起丟垃圾桶,現在可以用這個來蒐集咖啡渣了!
綠色的是手把,從下面往上裝進去
拿到陽台去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