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月買的這台車已經騎了九個月了,在上個星期破了5000公里,現在的里程到了5081公里。
在路上我發現掛綠牌也是不錯,因為這就能跟路上大部分白牌的汽油機車從車牌顏色就可以明顯分辨出來,而且台灣好多台TESLA也是掛綠色大牌啊(上下緣都是綠色),
這樣跟電動汽車統一色系,純電能車都掛綠牌也能夠突顯環保的概念,但是日後有黃牌和紅牌等級的車子進口或是國產上市的話,該怎麼辦?到時候再說啦,沒這麼快的....。
要突破現在這種濃厚的保護氛圍,我看沒這麼簡單,現在的機車車主們也沒有這麼強烈的重型電動機車騎乘需求,這時候就要看看BMW在引進i3跟i8之後,要不要順勢引進他們家的電動大羊C evolution,請電動重機同好們先去找BMW總代理喬一喬吧,看看能不能突破現在這種高馬力電動機車近乎一灘死水的無聊現狀。

因為我是固定通勤的距離,每天都可以從電量表可看到剩餘的電力,這顆40AH的鋰三元電池現在的續航力跟剛買時都沒有差異,速度上就是也就是這麼快,也不會再變的更快,幫我換齒輪油的車行老闆說我這台電動機車若是要維修起來,對他來說是小事一樁,因為汽油引擎的構造比這複雜多了,他都能夠搞定,這台電動機車,只要原廠供應零件,他都能夠自己維修,看來傳統車行對這台的接受度會比中國流行的輪轂式馬達高很多,換輪胎時也不用怕把輪轂馬達的線路給他搞壞掉,責任灰不清楚,這台輪子跟一般速克達一樣,拆下來就可以用拆胎機換胎,完全沒有適應上的問題,想必很多騎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機車的人都曾經碰過把車子牽到機車行之後,老闆看都不看就說:你這台電動的,我們沒辦法修理....這種令人很無奈的回答。
要說這台車還有沒有可以挑的缺點,我會說限流保護這個保護機制在夏天時真的會有點綁手綁腳,若是能夠讓這保護機制不要這麼早出現或是有馬達的水冷裝置會更好用,這台前幾年都是外銷到歐洲日本這些緯度比較高的地區,因為環境氣溫不像台灣這麼高,應該很難騎到這個溫度,在進入10月這個時間點,保護機制已經比較少出現了,這樣子我還希望冬天快點來啊,在10度以下的低溫就能讓我一路催到底,不用煩惱這個限流的問題了,若是你習慣只騎到時速60公里左右,這個保護功能也不會跳出來煩你的,因為我是騎到7-80,還加上長距離沒紅燈與大段的長上坡,假如只有一般市區內的騎乘,其實也不用怕這個功能說,你沒機會騎到這溫度的。
最近要設法把家中另一台SYM油車給他升級成為電動機車,因為騎乘距離較短,速度不需要超過60,車身還要迷你一點的,所以要從冠美三陽光陽....這幾台還不錯的車款之中挑出一台,但目前還沒有決定要買哪一台,反正也還不急著要換,就慢慢挑選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