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708557_spes1sp_l (1).jpg
騎了一年二個月了,今天的里程到了7857公里,加上沒算到的60公里,平均每月的里程數是565.5公里。

最近試著用一般人騎乘的速度來通勤,全程包括上坡路段都維持在60以內,加速時也是慢慢催上來,沒有像以前每一次起步就用滿把加速,車子騎回家之後充電的時間就比之前少了一個多小時多,原來的騎法會充到4個小時以上的充電時間,改成這樣順順騎的話,只要充不到3小時就飽了,電量表約剩下一半少一點點,以這種速度去騎至少還能跑個20公里沒問題,這種耗電量跟同速度騎的輪轂馬達車款比較之下,雖沒很省電,還算可以接受的。
 
忠義路一段這條路,算是市郊道路,上坡終點是個軍營,也是下坡的起點,之前有測過下坡路段最快可騎道破錶(約90公里),GPS測到的是81公里,到了平地之後若繼續滿把在催的話,都可以維持在80左右,GPS約是71-72公里,有一天下午沒上班,回桃園的路上都沒有車,就再騎看看這速度有沒有掉下來,因為之前寒流低溫下在騎,平地表速只能到70,10度低溫時更只有60多而已,這次本來想再次捕獲GOGORO試車影片,結果都沒碰到,就只能錄到平地車速80的影片而已,就節錄一小段上來,
因為這一段路前面有約一公里的8%下坡道路,我這次從軍營門口紅燈這邊開始加速,在到達下坡終點時車上錶速就超過數字範圍(80),指針都快到90的相對位置了,接者就是一路全把催速度,一路上若是沒有車子和紅燈暫停的話,這個車的速度可以一直維持在80這邊都不會掉下來,這邊是有車道分流,和快車道間有用黃色的軟塑膠柱子把汽車和機車隔開,不用擔心車子會突然切到路邊,讓我應變不及,算是比較安全的一段路,我也才敢把車子催這麼快又這麼久(對某些重電好手來說這速度都還算是小兒科,不值得一晒啊!)
 
不建議大家學我,騎太快對小台的電動車是個難題,耗電量也比順順騎時多了很多,且用路安全也是個重點,千萬不要造成其他用路人的困擾。
 
這個月有把車上的小零件換掉,後視鏡(300元)與里程導線(300元),加上老闆酌收200元的工資,總共花了快800元。期間還有位車友試騎過虎頭山環保公園這一小段山路,跟他之前試騎的他牌最大馬力的車款之後,他還是喜歡其昜這台的馬力表現,比較符合他家的用車環境,因為他們家一騎出來,天天都有山路要爬,力量太小會很困擾,有的車款長時間極速下來,電機或是接頭會撐不太住,影響整體的性能。
 
 
 

補充說明:

是我的用字不精準,我說的長時間是指"長年下來",某些小功率的低價電動車會很容易被操爆。我前面也有寫過好幾次這台的爬坡或催極速若一路都沒休息,也是會有過熱限流的保護,這個時候還是能夠讓我用40的錶速騎上忠義路8%的坡,而有這個功能在抑制馬達的過熱狀況下,連帶線路也不太會過熱。以我這一台車為例,騎到現在近8000公里了,也沒出現需要去換接頭或是換整組線材的情形。
況且有的車款在過熱時是鎖住不讓你騎的,這個性能就無法讓用車人安心。
 
換句話說其他市售車款根本都騎不到這個速度之下,就過熱了,就更不能發揮原有或應有的性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ldentaiwan 的頭像
    goldentaiwan

    goldentaiwan的部落格

    golden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